一文讀懂Cookie、Session和Token:原理、區(qū)別與應用場景
當前位置:點晴教程→知識管理交流
→『 技術文檔交流 』
咱上網(wǎng)沖浪的時候,天天和各種網(wǎng)站、APP打交道。但HTTP協(xié)議有個“毛病”——它記性不好,每次請求都像第一次見面,根本不記得之前和你聊過啥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程序員們整出了Cookie、Session和Token這三個“神器”,它們就像我們在網(wǎng)絡世界的身份證、通行證,幫服務器記住你是誰,都干了啥。今天咱就嘮嘮這仨到底是干啥的,有啥不一樣! 一、Cookie、Session和Token都干啥用?1.1 Cookie:瀏覽器幫你記事兒的小本本Cookie就是服務器給瀏覽器塞的小紙條,存的都是些用戶信息,像登錄狀態(tài)、瀏覽偏好啥的。舉個例子,你第一次進某個網(wǎng)站,選了中文界面、深色模式,下次再訪問,網(wǎng)站秒變你喜歡的樣子,這背后就是Cookie在偷偷“記筆記”。不過這小紙條存你電腦里,容易被人偷看,所以得小心點用! 1.2 Session:服務器的專屬“私人檔案庫”Session相當于是服務器自己的“小賬本”,專門用來存用戶的會話數(shù)據(jù)。當你登錄網(wǎng)站,服務器就給你開個“檔案袋”,把你購物車有啥、訂單到哪一步了這些信息全塞進去。但它咋知道這份檔案歸誰呢?靠的就是Cookie里的Session ID,相當于檔案編號,瀏覽器每次帶著編號來,服務器一看就知道:“哦!原來是你!” 1.3 Token:萬能通行令牌Token就是服務器發(fā)的一串亂碼“令牌”,你拿著它去訪問網(wǎng)站的各種服務,就像拿著身份證證明“我是我”。Token最大的好處是不用服務器記太多東西,你每次來,它只需要驗證令牌是真是假就行?,F(xiàn)在流行的前后端分離、第三方登錄,基本都靠Token“打天下”,移動端APP更是離了它不行。 二、Cookie、Session和Token,到底咋區(qū)分?2.1 都藏在哪?能存多少東西?Cookie就住你電腦里,瀏覽器幫你保管。不過它個頭很小氣,一般不能超過4KB,而且一個網(wǎng)站最多也就存50個左右。 2.2 安不安全?容易被偷嗎?Cookie因為在客戶端,就像放在桌子上的紙條,很容易被人篡改。不過可以給它加把鎖:
Session數(shù)據(jù)在服務器,相對安全些,但要是Session ID被壞人搞到手,也能冒充你。 2.3 怎么在網(wǎng)絡里“傳送”?
2.4 能用多久?啥時候過期?
2.5 能不能適應復雜的網(wǎng)絡環(huán)境?要是網(wǎng)站用的是分布式系統(tǒng)(多個服務器協(xié)同工作),Cookie + Session組合就有點“吃力”。因為Session存在服務器里,多個服務器之間得同步數(shù)據(jù),不然容易“認不出”用戶。 三、生活里都在哪見過它們?3.1 Cookie的“日常工作”
3.2 Session的“用武之地”電商平臺的購物車、訂單狀態(tài),后臺管理系統(tǒng)的用戶權限,在線聊天的實時狀態(tài)……這些對安全性、實時性要求高的場景,都是Session的主場。服務器隨時能查看、修改你的會話數(shù)據(jù),還能強制你下線,安全感拉滿! 3.3 Token的“高光時刻”
四、到底該選誰?簡單來說:
實際開發(fā)中,大家經(jīng)常把它們搭配著用,比如用Cookie傳Session ID,或者把Token藏在Cookie里,增強安全性。具體咋選,還得根據(jù)業(yè)務需求,綜合考慮安全、性能這些因素,找到最適合的方案!
該文章在 2025/7/2 8:16:38 編輯過 |
關鍵字查詢
相關文章
正在查詢... |